您的位置 >>德育天地>>阅览文章
上峰小学2014学年科技教育计划
发表日期2014/2/22 15:43:32 作者:庞志荣 有1203位读者读过
精彩青奥 有你有我
—— 2014年上峰中心小学科技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全面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围绕青奥这个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普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在全校师生中形成“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在科技教育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探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途径,提高学校科技教育的质量,扩大科技教育的内涵,使学校科技教育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二、现状分析
上一个学期中,在学校领导和区普教科的精心指导和学校各部门、各条线的全力支持下,在我们科技组的全体成员和学校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下,我们在各项科技比赛中获得了不少成绩,丰富了校园科技文化的内涵,推进了学校科技教育特色的发展,对照学校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些问题:
1、科技教师队伍还不够稳定;
2、科技兴趣小组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3、科技兴趣小组还需要落实到实处,要更深、更细、更富有创新意识。
三、工作目标:
1、结合二期课改的要求和学校科技教育规划的制定,积极推进科技类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的建设。以第二课堂为主阵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普及教育。
2、探索课堂教学与科普教育一体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走出去、请进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身边的、生活中的科学。在实践中了解并掌握更多的科技知识,领略科技前沿的风景。
3、建立自己的品牌项目,彰显特色,充分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
4、创建自己的品牌教师,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科技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能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科技教育的实践;
5、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推动学校的科技教育的发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科科技活动为基本形式,以探究性学习和兴趣活动为抓手,将科技教育与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学校科技教育做到四个结合
(1)与德育工作相结合;
(2)与人文科学相结合;
(3)与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师资培养相结合;
(4)与社区文明,社区教育相结合。建立学校科技教育与社区建设的共建互动机制。
四、主要工作:
1、抓住“科技特色学校”的优势,继续发展学校的科技特色教育。
本学期设想以青奥活动开展为抓手,通过普及、提高、推广这三个层面活动。
●在普及层面,组织实施由各个班级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有组织地参加区、市级的各类比赛,并通过各种形式向全校学生展示和宣传,并将学校科技等活动取得的成绩制作成宣传版面向全校学生进行展示。
●在提高层面,学校尝试开设兴趣社团,吸引和培养学生兴趣,为普及、提高和推广科技活动质量提供保证,也为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打下基础。
●在推广层面,学校在科技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上做足文章,因地制宜,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活动,以形成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为目标,不断推动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和办学质量的提高。
2、推进学校科技教育文化发展,继续争创区科技特色学校
好学校近两年的科技活动资料、成果汇总与归档以及特色项目与特色活动的开展以及总体工作的情况的总结,迎接新一轮的区科技特色学校复评工作。
3、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办好科技社团与兴趣小组。
继续开设环保、三模、创造发明等传统科技项目,科技社团定期开展活动,并且不断吸收有特长的学生加入社团。社团活动的指导教师、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场地均落到实处,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参加市、区比赛做好准备。
4、抓环境建设,营造校园科技教育氛围
学校红领巾广播、校园网、图书馆、宣传板报等提供科普知识和科技发展的信息资料,进行科技信息传递;每个班级开设了科技角、科技图书角、生物角等,努力体现学校科技特色,营造校园科普教育氛围。
加强学校与科普教育基地和专业学会的联系,聘请专家开办科技教育知识讲座,通过多种途径加大科普宣传力度。
5、继续推进“做中学”、“环保课程进课堂”等科普教育试点推广工作。
结合“做中学”科学教育理念,以学生科技探究为前提,将学校科技教育和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相结合。并且尝试案例模块的设计与课程框架工作。
6、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比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积极参加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的有关比赛活动,做到定比赛项目,定负责教师,定参赛学生,努力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智慧,提高能力,也使学校的科技活动更上一层。
7、校内外互动,扩大视野,增加内存。
充分利用好各种校内外的阵地,向学生进行科普宣传,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观考察活动,请专家来校作讲座,作技术指导,到外校或相关单位学习取经,让学生在实践与活动中获得教育。
詹建平
201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