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师生风采>>阅览文章

社团活动--羽毛球

发表日期2015/10/13 11:25:49 作者:贾志军 有953位读者读过

教学

内容

1、羽毛球握拍姿势

2、正、反手颠球

场 地

器 材

羽毛球拍人手一支

羽毛球若干

录音机   球筐4个

教学

目标

认知目标:初步掌握握拍的基本手型。

技能目标:了解颠球技术的动作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练习中的思维能力,体验参加羽毛球运动的乐趣。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握拍时的正确手型。

难点:掌心有一定的空间、准确的击球部位。

教学

程序

时间

组织、教法、学法与要求

教 学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2

 

 

 

 

 

 

 

 

3

 

一、课堂常规内容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

2、检查出勤人数、报告教师及考勤。

3、师生问好,宣布本课的内容导入主题。

 

 

 

 

二、准备活动:

1、队列队形

2、羽毛球小游戏(反应练习)

3、羽毛球韵律操

一、执行常规

1、迎候学生

2、检查着装

3、布置任务

4、激发情绪

要求:眼神、语言亲切富有号召力。

 

  

教法:

教师随音乐领做

 

口令提醒、手势指挥动作。

一、组织:指定场地集合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明确本课学习内容,集队做到静、齐、快。

 

 

 

 

 

 

二、组织:

1、队形同上

 

2、随音乐节奏与教师一起参与活动。

10

三、学习正、反手握拍

  1)正手口令:转拍---正手握拍。

  练习内容:正手体前握拍练习每组10次,一组。正手身后握拍练习每组10次,一组。

2)反手

练习内容:正手体前握拍练习每组10次,一组。正手身后握拍练习每组10次,一组。 

3)转拍----正、反手混合 

练习内容:正手体前握拍练习每组10次,一组。正手身后握拍练习每组10次,一组。 

三、教法和步骤

 

1、讲解示范

 

 

   

2、巡回观察、积极提示、及时讲评、有机调整

 

 

3、组织练习

 

三、组织和练习形式

 

★ ★ ★ ★ ★

★ ★ ★ ★ ★

☆ ☆ ☆ ☆ ☆

☆ ☆ ☆ ☆ ☆

 

 

1、仔细观察,认真听讲,反复模仿

 

 

 

 

2、认真练习

 

 

20

 

 

 

四、球感适应性训练;
  1、正拍颠球方法:采用正手握拍法握住球拍,用球拍向上颠球。
 2、反手颠球方法:采用正手握拍法握住球拍,用反拍面向上颠球。
 3、正、反手颠球方法:采用正手握拍法握住球拍,用正、反拍面交替向上颠球。
   

 4、运动中颠球:尽可能控制好球的飞行路线。 练习者的控制球的能力。
   

四、教法与步骤

1、讲解要求、动作示范、调整队伍、宣布要求。

2、组织练习、节奏控制、激发兴趣、检查协调。

3、组织学生为两人一组,相互配合练习

4、分组练习

 

 

5、比一比

 

要求:看谁颠球次数最多。

四、组织和练习形式

1、无球练习

2、有球定点练习(辅助教具)

★ ★ ★ ★ ★

★ ★ ★ ★ ★

☆ ☆ ☆ ☆ ☆

☆ ☆ ☆ ☆ ☆

3、有球运动中练习(散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分组准确性练习,由小组长带领安排

 

5、分组对练

运动中颠球的方法与作用:

方法:在走、跑、坐等不同形势下进行颠球。
作用:在熟悉球性的基础上,增加击球的难度

 

 

 

3

 

 

 

 

 

 

 

2

 

1、游戏接力赛(收器材)

  

 

2、调整并集合队伍。

 

3、小结。

 

 

 

 

4、师生道别、下课,归还器材

 

教法:

 

1、讲解

 

 

2、赛一赛

 

  

1、身心调整。

2、放松

3、主持讲评:从学生的反馈中进一步掌握本课的教学情况。

组 织: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

1、认真思考障碍的摆放

2、保持平常心

要求:身心放松,认真反馈。

平均心率

110次/分

练习密度

55%

 

1、正、反手颠球练习各100下。

2、(设置问题为下节课做好铺垫)思考怎样才能把羽毛球发出去并能更好的发到后场。

 

运动强度

中等

心理负荷

 

本次课通过学生达成目标创设学习情景,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体会自主式、合作式和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从教学效果看基本达到此前预设学习目标, 我发现一堂课的好坏并不在于教师的技术如何精彩,而在于学生的参与程度,对于我们体育学科来讲,要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则必须让学生首先对你所教授的项目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