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学管理>>课题研究>>阅览文章

实施绿色教育 构造和谐校园 创建特色学校

发表日期2008/6/18 8:37:33 作者:无 有1064位读者读过

实施绿色教育   构造和谐校园   创建特色学校

江宁区上峰中心小学皇甫二林

近年来,我校把创办“绿色学校”作为办学重要目标之一,根据《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的精神,提出了“关爱生命,改善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教育理念,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在创建绿色学校的过程中,领导重视,规划科学,措施得当,经费到位,活动落实,成果显著。

一、优化绿色教育工作,树立绿色教育新理念

⒈全面提高认识,形成绿色教育理念

所谓“绿色教育”,我们的理解是把整个学校全部工作及其对象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不断完善自我管理、改进教育手段、降低教育投入、逐步提高办学效率和效益,不断解决自身发展中的问题,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学校。

在“绿色教育”过程中,我们从管理环境、人际环境、校园环境、教学环境、德育环境五个方面入手, 全方位、多渠道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初步形成了“关爱生命,改善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教育理念,努力把构造“和谐校园”、加强环境教育作为落实整体素质教育、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并把它贯穿在学校工作的多个方面,形成了我们绿色学校的创建特色。

⒉领导重视,责任落实,实施顺畅

在校领导班子重视与支持下,我校的绿色教育及绿色学校创建工作逐步向前推进。学校在2004年就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学校发展的目标,把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增强师生的绿色意识,提高师生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整个学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办学宗旨。学校在今年年初制定的五年发展规划中已明确提出争创市级直至省级绿色学校的要求。2006年新学期伊始,我校成立了创建“绿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领导小组制定了详尽的创建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构建了绿色教育网络图。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及各处室、年级部的工作计划都将绿色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其中,对从校长“第一责任人”到相关处室负责人、教师等进行责任分工,形成教育合力和整体效应。校长主管全部创建工作,做到组织、计划、人员、经费四落实;副校长负责组织、协调、落实绿色教育;德育处将绿色教育理念从德育工作的内容和途径上加以落实,重点开展校风建设包括环保在内的学生良好行为养成教育;教导处重视学科教学中绿色教育理念的渗透,负责落实各项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的教学安排;总务处负责学校的校园绿化、美化和环境卫生管理等绿色硬件环境建设;团委、班主任和学科教师负责具体校内外绿色教育实践活动操作;教科处用科研来指导学校的绿色教育工作。

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完善教育计划,全面落实环境教育

为使我校创绿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学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制订了创绿工作落实计划,研究并检查创建工作落实情况。2006年以来的每学期开学初的校行政例会,均要研究本学期学校绿色教育工作。学校要求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中渗透绿色教育,让全校每个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并对各相关教师进行了绿色教育课程培训,加强了绿色教育的师资力量;各教研组积极发挥本学科中渗透绿色教育的优势,通过环保教育公开课、研讨课,实行跨学科交流;学校加强了财务和实物资产管理,专门制定节水、节电和节约用纸制度,并把节约行为纳入到对处室、年级部的年终考核环节中;同时,将学生绿色协会和环保兴趣小组活动纳入研究性学习与校本课程活动中,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指导环保兴趣小组活动,定期开展全校性的环保知识测试,绿色教育己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主渠道。

在抓好学校环境教育的切入点上,我们着重把握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使学生掌握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三是环境教育道德培养和行为规范教育;四是环境心理健康教育和审美教育等。并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制订出了不同年级阶段的环境教育序列。同时,通过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使学生初步具备环保的法制观念。

此外,为了更有效地加强全体师生的绿色环保意识,立足本地、本校的实际,确定校本培训计划。邀请专家专题培训与指导,师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对生命关爱、绿色意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拓宽绿色教育渠道,形成绿色教育特色

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绿色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校充分利用新课程改革的机遇,大力加强课程渗透教育和绿色教育特色活动的开展。具体做法是:

  ⑴将关爱生命的精髓引进教育指导思想,构筑渗透型的绿色教学模式。

学校绿色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改的核心在于改善教学过程,而创建“绿色学校”目的,则应体现关爱生命的精髓,不仅是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处,更是为了使人与人和谐共进并不断促进人自身的协调发展。

2007年4月,我校的《乡村小学绿色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成功开题后,我们就通过多种方式,开发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追求成功、和谐愉快的教育模式。

各个教研组都在教学过程中挖掘绿色教育的观点,在教学检测中包含绿色教育内容,并充分利用现行教材中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绿色教育渗透。

⑵开辟绿色教育途径,形成创绿特色

⒈开展创建“绿色办公室”和“绿色班级”活动。为更大程度上调动学校师生参与到创绿工作中来,我们在教师和学生中分别开展了创建“绿色办公室”和“绿色班级”活动,制定了详细的评估标准,并将评估结果纳入到对处室、年级部和班主任的年度工作考核中。通过创建“双绿”活动,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保护身边环境、建设和谐校园带来的良好效果。

⒉重视养成教育,不断净化学校环境。 今年校工会、团支部在全校师生中发出了倡议,开展了“五个一”环保节能活动(即种一棵树,栽一盆花,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五不”习惯养成活动(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不攀折花木,不刻划桌凳,不污染环境)和美化校园“十无”创建活动(墙上无污迹,地上无垃圾,课桌无刻划,公物无损坏,言语无脏话,穿着无奇装,水电无浪费,同学无打骂,教室无喧哗,校园无吸烟)。通过上述活动,强化了广大师生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⒊开放校园“绿色网吧”。为倡导学生健康、文明上网,我校利用网络学习室专门开辟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校园“绿色网吧”,该网吧实行学生自主管理、免费开放,使得广大学生在课余时间拥有一个新的学习和活动阵地,同时也增添了我校绿色教育的新渠道。

三、注重校园绿色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我校强化绿色人文理念,从建立生态型、学习型校园的高度,关注绿化工作和校园文化,加强校园环境的建设和美化。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雕塑点缀于芳草绿荫之间,可绿化面积绿化率达100%以上。为给广大师生营造一个更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今年学校加快了校园建设步伐,校园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新建近4000平米的综合楼;对田径运动场和篮球场进行了改造,将原沙土运动场和水泥篮球场分别改造成开放式的塑胶运动场和S型塑胶篮球场;另外,还准备租借20亩土地。这些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我校师生的学习与活动条件。

学校的环境建设根据“融花园、学园、乐园于一园,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为一体”的原则,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建设,突出以人为本。学校专门聘请专家为我校进行校园文化及校园环境的设计,建立了校园视觉引导系统,营造了校园绿色地面文化,以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校园建筑布局紧凑,整齐的校园道路、局部打开的空间营造了一个开放而和谐的环境。各种各样的教学空间、办公空间、展示空间、休闲空间、体育锻炼空间、阅读和实验空间中,体现各种绿色教育的设计。同时学校利用楼梯间、长廊、墙角、食堂、宣传栏、绿地等开放空间,在校园文化设计理念中创设各种绿色教育内容,从知识性内容、温馨提醒语、环保宣传到学生成果和活动展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绿色教育的熏陶,提高了学生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识,让每个学生成为环保工作的小卫士。

此外,学校总务部门还聘请了专门负责日常树木、草地、花丛养护的工作人员,校园一年四季花开花落,绿意浓浓。对不同的花草树木都设立相关的说明文字或者是爱护花草树木的提示牌。每天中午,负责校园卫生的值周班级学生和校环境监督小组成员都会捡拾干净草地上、树丛中的杂物。对每一个的绿化带都设立了班级养护、卫生包干区,学生植树、种花、护草的参加率100%。

    目前我校的校园环境状况优良,道路整洁、用水卫生、空气清新、绿树成荫。学校专门提供开水,使教师和学生随时能喝上卫生洁净的水。各个厕所都有专人打扫。校内设有定点垃圾分类桶,班级产生的垃圾学生自觉进行分类投放。所有的生活垃圾,每天都进行分类处理,按时统一清运,同时垃圾分类桶上设有废旧电池回收箱,回收校园内产生的废旧电池。校园下水道采用雨污分流确保污水的治理及雨水的充分利用。通过对卫生间水箱的改造、对楼道电源开关和教室日光灯的更换以及对全校空调制控系统的改造等措施,使全校的节水、节电工作卓有成效。食堂的餐厅、厨房,符合卫生标准,餐厅使用可重复使用的筷子,禁用塑料快餐盒,并专设了消毒柜。现在,校园内无卫生死角,无乱堆放杂物的现象。

四、积极组织绿色教育实践,开展多种形式社会活动

学校的绿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普及环境知识,提高人文意识,参与绿色实践,实现和谐发展。近年来我们开展的系列绿色实践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⒈绿色主题实践活动。

⒉加强绿色宣传,弘扬绿色文明

我们抓住重大教育契机,深入开展绿色教育宣传活动,把绿色教育与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融入到学校德育活动当中,使师生树立较强的绿色观念和意识。学校在每年“植树节”、“爱鸟周”、“地球日”、“环境日”、 “科技节”、“校园风采大赛”、“科技创新”等活动日时期,刊出了多期“创绿”黑板报、宣传专栏及倡议书。利用国旗下讲话、校报和校刊,介绍环境知识,提倡环境道德,并积极开展绿色征文比赛、班级环境小报征集、“绿色进班级”、主题团日等活动;政教处举办了爱绿护绿行为规范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团委、技术中心收集有关环保的大量图片、网上资料,共同建立了我校校园网上的绿色教育专栏;各班级又以环境保护为主题开展多种活动,表达同学们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和保护环境的愿望。

⒊参观环保教育基地活动。

⒋走向社会开展实地调查。根据绿色教育的特点,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是搞好绿色教育的关键。学校每年要组织学生到市劳动教育基地进行实践活动、到居民小区进行调查,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大自然、走近大自然,并深刻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⒌积极参与社区环境建设。

⒍学校教育带动家庭社会教育,共创美好绿色家园。我校将绿色教育列为家长学校的主要培训内容,向家长宣传绿色环保知识,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通过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通过一个社区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

五、存在问题和今后设想

我校虽然在绿色教育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系统性创建工作启动较晚,与兄弟先进学校相比还有较大距离,特别是全体教师自觉形成并实施绿色教育的理念需要进一步增强,全体师生的人文意识、环境素养和节约行为,还要做持续不断的努力。在绿色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应用上,我们还需要引进和借鉴国内外优秀教材,建设符合我校实际,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教材。同时,我们希望在关爱生命,开阔视野,接触环保实际,提高学生对环保的感性认识方面,做出更多的探索和努力。

实施“绿色教育”,构造“和谐校园”,创建“绿色学校”,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筑绿色风景线,育自觉环保人,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我们将以创建市“绿色学校”为动力,上下一致,同心协力,进一步拓展“绿色学校”创建的实质与内涵,全面提高全校师生的环境意识,扎实有效地开展绿色教育活动,不断加强、巩固创绿成果,让更多的绿色留在校园,让更多的师生从绿色教育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