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发表日期2008/6/18 8:43:54 作者:无 有1355位读者读过
项目类别: 编号:
江宁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创设任务型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课题主持人:笪鸿明 黄秋森
所在单位:江宁区上峰中心小学
填表日期:2006年12月
审批日期:
南京市江宁区教育科学研究室制
填 写 说 明
1、江宁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立项课题均填此表。
2、“项目类别”与“编号”申报人不填写,课题评审后由区教育科学研究室填写。
2、课题分类与预期主要成果申报人只须选择并在空格内填上序号“A、B、C、D”即可。
3、本表一式两份(可一份原件、一份复印件),经审批后,本单位、区教科室各存一份。
4、本表用黑色钢笔填写,字迹要端正、清楚;本表可打印(16K纸),各栏目空间填写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
一、 课题资料表
课题名称 |
创设任务型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预计完成 时间 |
2008年12月 | |||||||||||
课题分类 |
教学 |
A、教育管理与评价 B、德育 C、教学 D、心理 E、教育发展 F、职教 G、幼教 H、综合 | ||||||||||||
预期主要成果 |
研究报告、论文、案例 |
A、 研究报告 B、论文 C、专著 D、案例与方案 E、软件 F、其他 | ||||||||||||
课题主持人姓名 |
笪鸿黄 秋森明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64.4 1962.9 | |||||||||
行政职务 |
校长 |
专业职称 |
小高 |
研究专长 |
| |||||||||
主持人“十五”课题完成情况 |
“十五”课题已进入总结阶段,即将结题。 | |||||||||||||
课题组主要成员 |
姓名 |
职称 |
工作单位 |
学术专长 |
在课题组中分工 | |||||||||
罗正保 |
小高 |
上峰中心小学 |
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长期在教学第一线 |
组织协调 | ||||||||||
皇甫二林 |
小高 |
上峰中心小学 |
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长期在教学第一线 |
收集整理资料 | ||||||||||
庞志荣 |
小高 |
上峰中心小学 |
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长期在教学第一线 |
实验操作 | ||||||||||
郗静 |
小高 |
上峰中心小学 |
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长期在教学第一线 |
实验操作 | ||||||||||
李小兵 |
小一 |
上峰中心小学 |
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长期在教学第一线 |
实验操作 | ||||||||||
陈春艳 |
小一 |
上峰中心小学 |
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长期在教学第一线 |
实验操作 | ||||||||||
皇甫小利 |
小一 |
上峰中心小学 |
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长期在教学第一线 |
实验操作 | ||||||||||
陈道琴 |
小一 |
上峰中心小学 |
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长期在教学第一线 |
实验操作 | ||||||||||
王先进 |
小一 |
上峰中心小学 |
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长期在教学第一线 |
实验操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研究方案要点
(一)研究目的及其意义(包括课题提出的背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理论与实践价值) |
①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199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远景目标纲要》中进一步提出“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素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②培养人才的需要 ③本校的教学现状的需要 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改进教师中传统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一方面:创设教学情境,另一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会学、乐学。 理论和实践价值: 探索出这一教学模式,形成一定的理论,并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 |
(二)课题界定与支撑理论 |
课题的界定 1、课题的意义 本课题包含两层意思:即“任务型”、“自主学习能力”。所谓“任务型”课堂教学旨在课堂上创设的生活情景中,通过大胆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达到学以至用的效果。所谓“自主学习能力”是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会学、乐学。 2、任务型教学活动的特点 ① 意义是首要的; 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2、创新的原则 3、自主性原则 |
(三)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分析 |
国内同类课题的研究已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如: 《中学创新教育中实施英语任务型教学的研究》 《“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营造生活情景,拓展交际空间》 《实施英语任务型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情景创设的几点做法》 但以上这些课题的研究都是只在英语学科上做尝试,而我们的课题最大不同是:一、我们研究的科目是指含英语在内的小学所有学科。二、我们这个课题还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4、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要点(含子课题的设计) |
研究的目标: 1、研究目标 (1)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活动中形成一定的科学方法,在对“任务”的开发、设置、实施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策略和能力。 (2)探索以“任务型”教学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独到的实践积累和丰富经验。 2、培养目标 (1)通过“活动化”、“游戏化”的课堂教学,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通过“生活化”语言情景的创设,改变过去呆板、保守的操练为生动地、带有真情实感的交际运用。从而,使学生走近生活,学以至用。 (3)通过活动“任务化”,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各种能力,完成学习任务。 1、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的体现。 2、任务的人文性和趣味性。 3、任务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4、任务的结果和延伸。 5、创设情景,适时出示任务。 6、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5、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
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1、 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的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突破。 2、 调查检测法——在实施课题阶段,对被实施此课题之前的本校的各年级学生采用问卷、测试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调查结果及时调整相应的做法。 3、 个案研究法——教师课堂教学短时、高效行为的研究,开设有一定质量的教学实验课,进行个案评价,研究这种做法的效果,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 4、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实践能力的方法。 5、实验比较法——成立实验班与对照班,不断比较分析,总结实验手段的有效性。 |
6、研究的步骤及进度安排(包括阶段划分、阶段研究内容) |
(一)准备阶段(2006年9月——2006年12月) ①筹建课题组 ②组织课题组的成员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探索整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文献及他人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 (二)实施阶段(2007年1月——2008年6月) ①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和阶段性实验计划 ②按计划分阶段实施 ③修改、完善研究方案 ④形成阶段性成果 (三)总结阶段(2008年7月——2008年12月) 收集整理各方面资料,总结推广经验,做好结题工作。 |
7、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课题组主要成员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经费投入等) |
1、本课题的核心成员都具有专科以上的学历,有着多种从事教学第一线的工作,且有多人在省、市级有多项论文获奖。 2、前期的准备工作均已就绪。 3、有专人负责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4、时间和经费均有保障。 5、全校五十多名教师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有21个班级,有利于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实验比较。 。 |
8、课题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
三、 评审意见
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领导意见 |
单位(盖章) 负责人(盖章) 年 月 日 |
区教科研部门意见 |
负责人 (盖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