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学管理>>教研动态>>阅览文章

4月“听课反思”优秀作品展览(英语 艺体)

发表日期2016/5/3 16:12:55 作者:王先进 有1223位读者读过

Unit4 《in the park》听课反思

     谈忠秋    

    作为一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来说,章老师的这节课还是很值得肯定的。这是第二次听章老师的课,但是单从这节课来说章苑老师发挥的还是相当不错的。乍看上去,章老师身材瘦小,上起课来居然很有激情,思路很清晰,在内容的把握上,无论是重点还是难点都很到位。说明章老师的基本还是很扎实的。上课的形式上也是围绕教学内容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避免枯燥乏味的教学让学生毫无兴趣,比如:歌曲的分享,动画的播放,富有韵律的的chant,问题的展开,课文的表演等等这些环节的层层相扣让学生上课至始至终保持着较高的兴奋度,英语学习的氛围也比较浓。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们要看到她的闪光点,不要吝啬我们的赞美之词。听课反思,每个人听完课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认为好的要说出来,要分享,未必正确,但要自圆其说,是自己的真实感受,对自己的教学有所帮助,要有所得。作为一名新教师上课肯定不会面面俱到,有所不足在所难免.下面简单说说自己的一点想法:英语的活动形式虽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教学,让学生更容易的掌握所学的知识点,例如本节课就是I can…但是有些活动的参与的同学总是那些可能善于表达,也有可能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其他同学的参与的机会不多。也许章老师认为公开课,如果让其他同学表现,可能会效果不好,影响自己的教学进度打乱自己的教学思路。这些顾虑是一个新教师很正常的想法。章老师可以在设计活动内容的时候,可以充分考虑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有阶梯式训练内容,尽量做到全员参与,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英语的课堂氛围,而非是一个看人表演的观众。其次本节课章老师安排的内容story time 每个环节都相应的安排了教学任务,让学生明白每一次活动的目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教学,但是有时候的任务未必就是简单的几个选择和判断题可以代替的。另外在题目的设计上是不是真的能抓住这篇文章的主题。题目的难易度要把握的恰到好处。其实章老师可以从四年级学生的英语认知水平出发,可以设计人物头像与事情的匹配、连线等等。尽量不要让学生感觉是在机械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不是文本自身带给他的乐趣,从而在录音、卡通等环节摄取的信息,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用来做选择和判断的依据。当然这些题目是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新课文的理解,不可否认。但是可以从时间的选择上,形式的安排上都可以结合实际设计的更加有效一些。

 

Unit7 Summer holiday plans 听课反思

樊丽丽

 420日,春雨绵绵,我有幸参加了在实验小学举办的江宁区“特带优”后备梯队(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此次上课的两位教师分别是百家湖小学的戴萍萍老师和实验小学的徐玲老师。春雨润万物,这两位老师的课就像春雨一样,滋润着我们每一位学员的内心。下面我就戴老师的课,来谈一谈我的听课心得。

一、教材解读

6B Unit7 Summer holiday plans(story time)是译林英语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教学安排为四课时,本教学设计是第一课时。本课属于语篇教学中的故事教学,主要目的是学生在相对事实、完整的语境中接触、体验、理解语言,要突出讲故事,重点是“理解”,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初步有条理,丰富连贯地表达是难点。

二、教学过程

由于是借班上课,戴老师为了快速地和学生消除彼此之间的陌生感,以轻松的旅游话题导入,并鼓励学生勇敢大胆地用英语表达,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戴老师的教学理念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精彩留给学生”,而这个环节正是她的教学理念的体现。紧接着向学生出示了a map,让学生根据相关的提示来猜一猜是哪个国家、哪个城市。由此很快的引出了本课的主题summer holiday plans。在新授之前,戴老师先讲述了自己的暑假计划,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划。随之进行了预设,自然的过渡到文本的学习。采用了watch and answerlisten and matchread and judge,让学生很好的理解了story time。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戴老师又通过try to readLets read两个环节实现了对story time的表达操练。最后通过How to ask这个环节对本节课的新知进行了拓展。

三.评头论足

1教师给予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就是在学生一边操练时,教师应及时予以评价的话,这样学生的成就感就会更大,同时也能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

2、学生对新知有了一定的掌握,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某些环节教学效果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是戴老师这节课内容有点多,如果将本课的第三部分留下,只上一二部分,学生就有更充裕的时间来读课文,理解课文。

3、课堂上戴老师比较注重了学生读的训练,写的较少,这也是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4、五六年级对课文的要求除了理解和表达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对文本进行复述。好像就这一环节,戴老师涉及的内容较少,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更好的明白了教师的个人素养以及教学理念对教学的重要性。春天是一个播种的季节,从现在起,我要播种下反思的种子,让它在不断地探索中和实践中生根发芽,期待收获丰硕的果实。

 

罐与壶》听课反思

闻晶晶

   《罐和壶》是小学四年级美术教学内容,在了解罐和壶的造型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联想创造出新形象,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

了修英英老师上《罐和壶》一课,感觉自己也成为了学生中的一员,各种各样的罐和壶对我形成了极强的诱惑力,在老师的引导下,连不会画画的我,也忍不住在听课本上画了起来。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效果呢?我想这与老师本堂课的精心准备、新颖设计是分不开的。 

本课是要求学生对罐和壶有一定的了解以后进行再创造的,单凭老师的语言引导就会显得生硬、枯燥老师先是利用视频导入让学生对罐与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根据准备的问题,把学生一步步引入探究的状态。学生在观看网络课件的过程中,同时积极地思考、发言,神情极为投入。然后通过对“彩陶”定义的了解,结合众多陶罐的图片,从结构、花纹、外形、材质等方面总结出陶罐的特点。接下来通过出示壶的图片,将罐与壶进行对比,找出不同点,便于学生区分。介绍完了罐与壶,修老师出示了大量名家作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集视觉美和富想象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观察、比较、讨论等活动中,提高了审美能力,激发出创新的火花。这一点可以从课堂气氛和学生的作品中得到最好的例证。

大部分学生在三分钟内,就勾勒出了自己的作品。通过展示,我被孩子们的想象力震惊了。他们的作品各异,很有自己的想法。修老师指名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并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接下来孩子们给自己的作品涂上色,更添风韵。这样的教学思路,学生真正被看作了学习的主人,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这里,我还想引用前苏联教育家柏拉斯所说的一句话:"教师的使命不是向学生教知识,而是让学生自己在教师营造的环境中独立地或大家齐心协力地去掌握知识、技巧,教师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老师正是在这样努力地去做。

 修老师精心钻研教材、认真准备课上要用的道具,课堂上出示的图片都是她亲自一笔一画做出来的,让我很是佩服!我觉得,在学生作品的操作实践方式上,可以实现多样化,比如加入剪纸啊之类的。总之,这是一堂令耳目一新的美术课,以前从来不知道美术课可以这样上,收获颇丰!

 

 

罐与壶听课反思

时银

   《罐与壶》一是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古今中外的罐和壶有着悠远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也是学生们在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修英英老师在本节课设计中结合学的实际将本设计成绘画课,听完之后觉得本节课有以下两点设计很好。

一、示范巧妙精准。

    在本节课中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就是修老师的课堂示范,整节课中修老师多次安排了示范。一开始的罐子外形示范让学生深刻了解了罐子的结构特点同时也学习到了罐子的纹样装饰。教学壶时我以为修老师会一同样的方法示范,不到的是修老师没有从新起笔画而是在原先的罐子基础上改画,这样的示范方法既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深刻了解到罐与壶的结构区别和联系。这样的设计也轻松过渡到比较罐与壶结构功能区别这一环节。新颖巧妙地设计很好的给学生启示引导作用。

二、 学生作业形式新颖

    本节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在学生作业环节。其它美术作业相比本节课修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两张不同的作业纸,一张彩色的,一张白色的。这样的安排学生有了选择可以选择白纸画彩色的作业,也可以用彩纸画黑白的线描装饰。尊重了学生也让课堂作业形势丰富。

    当然在听完课后觉得本的罐与壶重点是罐与壶的造型装饰上,老师彩陶视频导入贴近生活,但是生活中联系最紧密的罐壶是陶瓷类制品。我觉得如果以瓷罐的导入学生应该了解的更多,有话题。在青铜、瓷器的介绍环节过于简单。而且前面重点讲的是彩陶,如果想顺带介绍瓷器和青铜器应该将它放在壶的后面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