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学科研>>语文教研>>阅览文章

《牛郎织女》听课反思

发表日期2011/12/24 14:00:18 作者:无 有1528位读者读过

《牛郎织女》听课反思

王春花

 

    《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语言平等朴素,但却寄托了劳动人民美好的欲望,对我国传统道德文化进行了一个折射。牛郎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男性吃苦耐劳的品德,织女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妇女贤惠淑德的精力。王母娘娘则代表了封建保守势力,折射了专制狡诈的丑恶嘴脸。我们让学生读民间故事的目的是透过故事情节,引发对价值观的精确断定,建立精确的人生观。

    整节课皇甫海燕老师巨细无遗,面面俱到,每一个知识点都跟孩子讲到,可是作为听课者却觉得毫无兴趣,我不知道在课堂上的孩子是不是和我有同样地感受,从课堂上寥寥无几的几个孩子的举手中,我感觉这节课并未激起学生的兴奋点,教师不是机械地套用教材而要高效的重组教材,从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在本节课中,我认为教学中不必义愤填膺地激起学生对王母娘娘这一人物的痛恨与咒骂,应当心平气和地凝听学生对王母娘娘这一人物的自主评价,或颂扬或叱责。要知道多一双眼睛,就多一个角度,多一个角度,就多一些客观。

    语文课,不只是让学生积聚一些词汇,会使用一些华丽的词语,也不只是让学生体验或喜或悲、或怒或恨的情绪,更重要的是,在语言的学习、运用过程中,把人培育成一个有“思想”、有“目光”的人。语言不是抽象的符号,不是稍纵即逝的声响,它暗合着人的思想、认识、目光、境界。人的精力从一开始就和语言交错在一起,人也是在语言中成长并逐渐成熟的。今我们要让学生意识到在狠毒中发现了王母娘娘“大公忘我”“深爱织女”,发现自己身边也有这样的“王母娘娘”,要让他们明白王母娘娘洒下人间的是“爱”,而不是“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