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学管理>>教研动态>>阅览文章

上峰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发表日期2011/3/15 3:35:42 作者:无 有755位读者读过

一、指导思想

    2011新年伊始,校教务处将根据区教育局、教研室和学校校长室对教育教学工作意见的总体要求开展上峰小学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我们要把继续坚持和落实、深化科学发展观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纲领,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五严规定”为重点。把长期抓好高质量的“常态课堂教学”作为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以“巩固常态课堂高效模式”为契点,结合学校“绿色教育课题”作为抓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绿色特色教育建设。新学期仍以“队伍、常规、常态、质量、特色”建设为工作思路,力求促进上峰小学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扎实、有效、可持续的发展。

二、工作目标

   1、以“巩固常态课堂有效——实效模式”为契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广大一线教师的“有效——实效”课堂模式的理念水平,进一步明确有效课堂当前及今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提高学生素质的重大意义,同时,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在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在执行高效课堂模式中的引领和模范带头作用。

   2、本学期继续着力做好“常态课堂教学规范要求”的落实工作,全面关注“常态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夯实教学的流程管理,力求做到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精细化。

3、加强教务处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逐步使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精细化,努力为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夯实基础。

   4、以学校教科研课题为基础,以教研促改革,以改革求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科学、持续的发展,力争小升初教学质量及其他年级学科调研性成绩进入全区中等偏下行列。

   5、以课外兴趣小组为基地,逐步打造出具有稳定师资力量,稳定教学内容,式样丰富多彩的学生特色团队,正常开展活动的同时,兼顾教学竞赛项目,力争使学校在参与江宁区教育局组织的各项竞赛活动中的成绩进入中上等行列。

6、关注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工作,进一步落实好绿色教育读本的执行工作。上册教育读本继续深化落实到教学和研究,中下册读本一边进行教学,一边进一步修改。同时创编一项新校本教材《编织》。

三、主要工作及具体措施:

(一)加强学习,打造阳光团队。

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体行政人员要努力做到“三个率先”,即率先奉献、率先学习和率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要想做事、多做事、做好事,要能吃苦,不怕吃苦,全体行政人员更要进一步树立“三个意识”,即忧患意识、学习意识和争先进位意识。

2、以“巩固常态课堂有效模式”为契点,继续高度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及考核工作,推进名师工程,充分发挥区级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校、区级骨干教师要制定好一年或近期自我发展目标,率先垂范,高质量做好“五个一”工作,即每学期上好一节示范课,做好一次讲座,写好一篇教学设计或教育案例,完成一个课题研究并形成教育教学论文,联系并帮助一名青年教师成长。骨干教师要继续做好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在学习、教学、科研等方面率先实行教育教学技术现代化,并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加强各学科团队的建设,建立合作意识,建立交流意识,建立互相学习意识,本学期将陆续开展中青年教师网上“博客”评比、教育教学反思评比、教学基本功竞赛等工作。

3、以学校教科研课题为基础,加大学校教师的全员培训力度。重点组织教师学习“友善用脑”、“生态教育”、“绿色教育”等理论与经验,进一步加强新课标、教材的培训,切实转变当前教育教学的观念。其中集中学习、研讨活动内容将由各年级分管行政、各学科教研组长在备课组活动、学科教研活动时,组织开展专题性的理论学习。每次周前会都印发学习材料,让教师自主学习。同时通过“6+1模式开展好校本培训工作,做好教师的考勤,收集教师的学习笔记、学习反思等资料,养成反思和合作的习惯。教务处根据学校现状,为教师专门订阅《语文·小学教师论坛读本》、《数学·教育评论与研究》,供广大教师学习提高之用。以学校科研课题为研究内容,建立、完善个人各科子课题的研究机制,同时积极鼓励在职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层次学历培训,进一步提高全校教师的学历水平。本学期将继续做好外出人员听课、学习、培训的工程管理,做到培训前认真填写外出听课人员表,培训中认真记录活动流程,培训后及时收集教师培训、学习心得。

4、实施开展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在原有“青蓝计划”的基础上,继续有效开展青年教师三年培养目标。定期开展青年教师座谈会,了解他们的教学动态,帮助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学校近两年内分配的新教师经过又一学年的磨练,已做到基本入门。本学期将继续加大对她们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培养工作力度,通过使其参加学校及片、区内的各项活动,让其不断进步,成熟。结对师徒要落实好教育教学常态工作开展,力争使本学年新分配教师在本学期有更大的进步。

5、在广大中老年教师中开展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流程的竞赛,如说课竞赛,教学反思评比,课堂教学竞赛等,并充分发挥行政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组织“一对一”互学小组,力争做到“以青促老”,使广大中老年教师焕发新春。

(二)扎实开展常规工作,精细化教导处工作管理。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严格执行“五严”规定,坚持依法执教,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规定开齐、开好各类课程,坚决做到学生、教师、班级、教务处的课表一致。坚持做好“两操”、“两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好“阳光锻炼一小时”活动。加大随机视导力度,本学期对学校各年级视导累计须达4次。坚持行政定年级制(一人一年级),坚持开展行政听“推门课”(一周一节,写好听课反馈表)和巡课制度(一周一次,写好巡课记录),把检查情况与教师的考核挂钩。以月为期限,上报各种资料,对检查出的情况和问题及时加以通报与指正。

2、规范教师教学常规“五认真”。

要强化教学“五认真”的管理,坚持教师“五认真”的月查制度,每月由教导处会同年级组组织一次教学“五认真”的检查,以随机抽查与预约检查结合,重点对有问题的教师加强辅导,跟踪检查,促其提高。以此来规范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在常规检查工作上应逐渐将中心转移到向五认真工作要质量上来,具体应体现在备课的质量作业批改的质量小测验的质量学困生辅导的质量上来。通过向过程要质量,力求五认真工作进一步提升质量,管理进一步精细化。以上检查结果与教师的考核挂钩。本学期将继续推进和完善教育信息化工作,制定并实施信息化管理下的五认真要求及规范,要求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有效开发和共享。

3、积极推进教学工作的有效管理,抓实“减负增效”工作。

重点解决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备课减负增效。要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制度,发挥集体智慧,切实提高备课质量。二是优化课堂减负增效。要继续深化“学会学习”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并推广有示范作用和价值的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改进课堂评价方式,把“单位时间内的效益产出”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一条重要标准,把素质的提高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三是加强作业管理减负增效。要从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的高度出发,精心选编、精心批改、精心评讲、精心辅导。四是引导学生制定自主学习计划,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加强教研活动的管理,有效开展教研活动。

要根据学校“绿色教育”有针对性的开展教研活动,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教研形式。要强化“两组”建设,明确要求,提高活动的有效性。努力探索“常态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常态课堂模式巩固”为重点,建立新的校本教研制度,教学评价制度,以促进教师投身教育教学的改革。

5、实施上峰小学阳光阅读一小时计划。根据学校校长室、教务处研究,拟于本学期在广大教师和学生中开展阳光阅读一小时计划,利用学生和教师午休的30分钟在校时间,每周进行两次集体阅读活动,阅读活动将由教务处具体负责管理,做到学生生生阅读,教师人人阅读,从而提升学校整体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氛围,为打造上峰小学书香校园夯实基础。

6、根据各学科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竞赛活动。培养学生艺术、科技基本素养,培养有特长的学生。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真正体验到童年的乐趣。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课间活动,全面落实在校学生10个以上兴趣小组的活动开展机制。切实有效的抓好学生“第二课堂”的质量。

7、深化课题研究,把科研与教研活动、备课组的活动相结合,扎实有效的开展教科研活动。继续做好个人市区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做好过程管理及阶段性的总结,力争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8、要强化各专用室的使用与管理,各专用室的设备使用,维护及各室工作职责要落实到具体教师或职工身上,并要求各专用室制定好使用制度,使用要求,并就负责人的工作予以考核,把各室的设备使用情况和设备保管情况纳入相关人员的考核。

(三)关注常态课

     1、根据区教育局“关注常态课堂”的要求,教务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共同研究制定“常态课堂”的一般要求细则和“常态课”的检查细则。

     2、制定“常态课”的基本要求:课前思考、课前准备、课堂的学生活动、反馈与练习……

     3、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常态课堂”的有效性。把常态课堂的研究与教研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中、青年骨干教师的作用,组织他们开展示范课、研究课等活动,开展行政常态课展示。要通过学校评、学生评、专家评等多元的评价途径,对教师“常态”课堂教学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追求课堂教学的简约有效。

     4、实行多元的教研活动方式:展示课、示范课、各学科组的教研活动,教师的申报课……并与教师的考核挂钩。

     5、成立视导小组,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各年级教师的常态课进行检查与帮扶。

     6、向课堂要质量的同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科小型形成性达标测试,如:口算过关测试,拼音过关测试,英语的句式过关测试等。

(四)发扬拼搏精神,打造质量品牌。

    关注常态是教育质量提高的基础,向常态课要质量。本学期重点抓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力争2011年的区级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进入全区的中等偏下行列。

1、强化过程管理,向常态课要质量。

2、活跃教研气氛,向教研要质量。

3、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向课堂要质量。

……

各年级段要建立质量责任制,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本学期将开展行政、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之间的学习研讨,学科沙龙活动。特别是对六年级,要加强交流,总结。进行一次质量抽测,开展语、数、外学科的研讨交流活动,对优秀教师的经验加以推广。通过各种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科学、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