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德育天地>>阅览文章
上峰小学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
发表日期2020/10/19 12:01:26 作者:贾俊 有1225位读者读过
上峰小学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保持校园清洁、卫生,培养师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大家的环保能力,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方案,使垃圾分类回收长期化、规范化、制度化,希望全校师生遵照执行,自觉养成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的好习惯。
一、组织机构:
成立我校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垃圾分类工作。
组 长:李小兵
副组长:贾志军、王先进
组 员:陈道琴、詹建平、皇甫小利、贾俊、杨雪及各班主任
二、分类标准:
生活垃圾分为四大类: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熟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油脂等食品类废物。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
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三、责任分工:
学校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垃圾分类工作方案,统一部署相关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宣传动员、保证推广及分类工作所学经费。
德育处负责对教师的宣传工作、检查各部门工作完成推进情况、负责教师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
保健室负责开展学生的宣传教育,保证学生垃圾分类手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并组织学生志愿者、社团等对师生投放垃圾的分类情况进行督促。除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外,重点将宣传倡导绿色健康和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减少垃圾产生。
总务处负责设置垃圾分类箱,督促垃圾回收部门进行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清运工作。负责信息报送、阶段工作总结等。
四、目标任务
1. 开展宣传动员。组织全体师生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利用校园网、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开展以“垃圾分类、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各类活动。切实提高学校全体师生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
2. 参与社区共建。与社区开展垃圾分类达标共建活动,深入社区宣传和参与垃圾分类,促进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
3. 设置分类收集设施。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分类设置垃圾收集设施。
五、经费保障
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学校校园内部垃圾分类的宣传、推广以及分类设施的设置、改造工作。
六、阶段安排
(一)宣传动员和准备阶段(2020年10月)
本阶段建立机构、制定方案、开展普及宣传、教育活动,设置垃圾分类箱。
(二)推行阶段(2020年10月—11月)
按照分类标准投放垃圾,规范垃圾分类的管理。本阶段学校与社区进行共建活动,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宣传和参与垃圾分类,小手拉大手,促进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提升文明程度。
(三)提高巩固阶段(2020年12月之后)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范围,提高分类标准,使师生对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达100%。
七、工作措施
(一)召开工作会议,部署相关工作。
(二)在校园内以多种形式开展垃圾分类普及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开展以“小手拉大手”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三)学校确定一名垃圾分类指导员。指导员要热心公益性事业,责任心强,勤劳肯干,负责垃圾分类投放的指导监督、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作业、协助服务等相关工作。
(四)积极推进“零废弃”工作。尽可能减少生活垃圾产生量,努力零排放。
(五)加强宣传培训和日常监督检查
1.开展宣传培训,提高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倡导绿色健康和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减少垃圾产生。
2.开展学校与社区垃圾分类达标共建活动,深入社区宣传和参与垃圾分类,促进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提升文明程度。
3.加强信息报送和资料归档工作。建立管理制度和工作台帐,规范专项档案管理,按时报送信息和统计报表。
江宁区上峰小学
202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