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学科研>>教师培训>>阅览文章

环境、人口与教育

发表日期2011/11/11 10:56:30 作者:无 有805位读者读过

环境、人口与教育

江宁区上峰中心小学   詹建平

2010年4月

  一、 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相互协调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发展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社会各子系统平衡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当代人的发展与后代人的发展等不同层面的关系,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经济--社会协调的复合生态系统,并进一步促进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在这里,人的因素被排在首位,人口与资源环境是否协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第一,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变动、分布状况直接作用于资源与环境。人口越多,对环境的压力越大。一方面,由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产生的废物,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尤其是对许多不可再生的资源的不适当利用,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从而造成生态失衡,形成生态危机。特别是在工业化升级和人们不断追求高生活质量的情况下,由于不断用现代化机器工具加速采伐森林、开垦草原,既破坏了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又使人均能源和其他资源消耗迅速上升,表现出很强的"加权效应"。

第二,资源与环境是受人类行为支配的,人类行为的合理程度直接影响着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状况:如果人类为追求经济增长,不顾环境的承载域限,疯狂地开采资源,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必然造成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遭到破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全球环境继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和生产方式,这在工业化国家尤为突出。这是一个令人关注的严重问题、它加剧了贫穷和失衡"。我们只有实现从生产的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化,从劳动密集型经营向知识密集型经营转化,改变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才能正确发挥人的主动作用,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三,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愈来愈意识到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所有自然资源都是有限的,那种建筑在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环境容量用之不竭基础上的征服自然、掠夺自然的方式,只能带来资源的耗竭和环境污染,最终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与此相对应,人类的知识是可以再生的、人类认识资源、改变旧资源、开发新资源的能力是无穷尽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空间、能源和耕地并不能决定人类的前途,人类的前途将由人类的才智的进化来决定"[2]。只有注重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口素质,转变人口观念,增加资源开发利用的科技含量,才能够改变传统的对资源耗竭式的占有和使用方式,做到即促使当代的经济、社会发展,又不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而危及子孙后代的发展,就可以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生态环境状况不仅对本省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两大母亲河全流域的资源环境态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然而,调查数据显示,目前,青海省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土地沙化形势严峻,草地退化日益严重,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导致这种现状的因素很多,其中人口负担重,人口资源质量不高,是重要原因之一。首先,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较为严重。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各种生态问题的产生无不存在着人口质量问题的影响,生态环境恶化中,人为因素占70%~80%强,自然因素占20%~30%弱[3]。如草地退化与过度放牧有关:土地荒漠化与过度樵采植被有关;可可西里丰富的矿藏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损失巨大与人为破坏有关;湟水两岸形成的硅铁走廊污染与绝大多数企业未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有关。其次,生态脆弱,承载域限低,与人口发展不相协调。如我国青海省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是一个资源大省。但由于地处青藏高原腹地,高寒缺氧,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及生态系统非常脆弱,资源及环境对外部的承载域限要低于其它地区。加之,发展滞后,经济总量小,工业化进程还处在初级阶段,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只能以低起点、粗放型方式的生产管理技术从事资源的开发、加工和生产,从而加剧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大大降低了资源及环境的承载域限,使原本就很脆弱的生态环境具有了更大压力。据专家对青海省目前的技术水平和资源开发利用能力的测算,全省资源与经济的最大承载人口数为452万人[3],而截止1998年底全省总人口数已达502.8万,摆脱这一困境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坚决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3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促使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解决人口问题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遏止人口增长势头,努力控制人口数量。二是通过发展教育,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口素质。教育是人类追求发展的基本手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教育对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的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极为重要。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人们才有能力去评估并解决他们所关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很显然,教育以在思想、文化、科技,人才等方面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的动力和条件,已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的支持系统和重要途径。

  3.1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教育。在当代社会,贫困、人口增长、环境恶化构成了人类生存发展的三大威胁,如果我们仅分别对这三方面进行考察,很难找到三者恶性循环的源头。而从全球的角度进行综合考察,就会发现教育水平低下、人口素质差是这个恶性怪圈的源头之一。我们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认识教育,树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把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人口素质,转变人口观念,挖掘人口资源,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也才能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使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鉴于青海省资源环境及人口状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既要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控制人口,更要注重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使全省的人口素质迈上新台阶。

  3.2进一步贯彻执行教育公平与平等原则,为提高人口素质创造条件。公民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是《宪法》和《教育法》作出的法律规定。只有社会每一个人都得到公平和平等发展的机会,个体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得以实现。特别是地处边远,自然条件恶劣,经济、科技、文化落后,发展不平衡,乡村与城镇,贫困地区与较发达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女童与男童之间在受教育的机会方面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因此,今后我们在教育领域应继续加强教育立法,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制定种种特殊政策保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乡镇、牧区的办学条件,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使教育公平与平等原则真正得以贯彻与落实。

  3.3 努力实现"双基"目标,提高人口的整体文化水平。到2000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既是教育领域一大战略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是使社会形成一个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环境,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使每个公民都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双基"目标,提高人口素质还需付出艰辛的努力。 3.4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素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搞好环境保护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很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确定了"以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资源为战略目标;综合整治重点的环境保护指导思想,并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然而,就环境教育而言,却一直缺乏总体目标和计划,尚停留在公共宣传的水平上,中小学教育也未把培养学生环境素养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重视起来,从而影响了人们的环境意识、人口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和提高。鉴此,我们应该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开展环境教育,要以《中国21世纪议程》为指导,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道德观、发展观和环保意识为目标,努力提高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有效参与环境保护的能力,使他们自觉地、力所能及地履行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制定环境教育的具体目标时,除知识目标、态度目标、技能目标外,还应特别提出行为目标,可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参与环境保护的行为规范,增强他们关心周围环境,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付诸行动的良好行为习惯,做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要注重舆论导向,广辟宣传渠道,重视师资培训,设立环境教育基金和环境教育基地,开展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实践活动,并将环境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去,力求营造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环境教育氛围,以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责任感,为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环境素养,使他们成长为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合格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