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学校简介>>校园快讯>>阅览文章

北风疾行三千里,立冬霜寒九州明

发表日期2024/11/14 11:15:00 作者:杨志强 有300位读者读过

行三千里,立冬霜寒九州明

一、立冬,万物之藏也

   立冬,冬天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含露打黄叶早,寒风婉转鸣立冬立冬时节,草木萧瑟,万物藏于大地的怀抱。善于观察的你发现碧草、黄叶、枯木向你悄悄传达立冬的消息了吗?

   IMG_20241030_122117IMG_20241101_104004

IMG_20241030_094341IMG_20241101_103241

立冬日,水始冰,地始冻,万物始收藏。枯木寒枝,溪桥青石凝霜。围坐火炉煮老茶,闲话旧时文人诗家。

二、立冬三候知多少

  立冬有三候:一候水始冰。立冬第一候时北方水已能结成冰。进入千里冰封的冬季;二候地始冻。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这与寒露时雀入大水为蛤同属古人的美丽误解。

古代先贤仰观浩瀚苍穹,俯察方位分野,记录天象变化,确定星宿排列,测算日躔月离,创制演进,从观象授时到制定历法,敬授民时”“以前民用,发展出包罗众多形态,记录丰富数据、极具精确地描述节气中万物的变化,以备农事。久而久之,发展成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

三、立冬与小朋友

对于小朋友们来说,立冬是课本中《二十四节气歌》里的冬雪雪冬小大寒;是渐渐变厚的冬季校服,多加的衣服;是早上让人忍不住打冷战的寒风和嘴巴里呼出的冷气;是第一场冬雨降落人间,酿成的雨滴,啸成的寒气。

不知冬已至,笑把黄叶作秋瞳。天气悄然地发生着变化,校园里的景物也在悄悄地变了颜色,换了新装。小朋友们,你们是什么时候察觉到冬天已经来了呢?上峰小学的孩子们,把他们对自然的观察写在了纸上,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吧。

   IMG_20241101_111225IMG_20241101_110848

   IMG_20241101_110841IMG_20241101_110919

IMG_20241101_110953

四、立冬的文化意蕴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先民对自然的观察和自然的规律性总结,包含着顺天而为、天人合一的观念。春花秋月,流金铄石,秋叶寒霜,冬雪皑皑。每一个节气都是天文立法的符号,中华文化的注脚。

立冬是冬的开章,也是秋的结尾。古时人们通过对具体天气的体察,调整作息,适应农时,贮藏食物。渐渐地,立冬写为文字,成为节气,变成文化的符号,贮藏在我们丰厚广博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它进入我们的民族意识中,成为中国人民欢庆的节气;它流淌在我们的文化血脉中,在口耳相传中完成文化的传承;它成为我们的精神内核,值得被每一个文化学习者铭记。

单位:南京市江宁区上峰中心小学

编辑:薄传优

审核:李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