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学科研>>阅览文章

以“慧”启智,趣学文言

发表日期2025/5/28 12:24:47 作者:闵庭廷 有108位读者读过

启智,趣学文言

——语文教研组《杨氏之子》专题研讨

绿意葱茏五月天,教研芳华正当时。文言文作为中华文化瑰宝,其凝练典雅的语言、深邃的智慧常使学生望而生畏。为突破教学难点,提升教师文言文教学能力,527日,语文教研组以陈红老师执教的《杨氏之子》为课例,开展了一场聚焦趣学思维的深度研讨。

IMG_2741

陈红老师精准把握五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巧妙抓住课题中的字(杨氏之子的聪慧)作为教学支点。课堂伊始,她引导学生紧扣甚聪惠这一文眼,通过层层诵读——从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到读出韵味,带领学生浸润于古文的韵律之美。教学的核心环节,陈老师匠心独运,聚焦杨氏之子面对孔君平此是君家果的戏谑时,那机智的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引导学生深入品析人物对话的妙处:何处见其聪慧?应对妙在何处? 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不仅理解了等关键字词,更深刻体会到杨氏之子反应敏捷、措辞巧妙、不失礼节的言语智慧,课堂思辨氛围浓厚,笑声与赞叹交织。

IMG_2750

课后研讨环节气氛热烈。老师们围绕如何让小古文教学得有趣、得有深度这一核心,结合陈老师的课例与自身实践畅所欲言:

张老师认为,陈老师以串联全课,目标集中,为学生搭建了清晰的思维阶梯;

李老师分享了创设情境、角色扮演活化文言对话的妙招;

王老师提出可链接《世说新语》中其他短小精悍的智慧故事,拓展学生视野。

IMG_2754

凝聚共识,笃行致远: 本次研讨深化了组内教师对小古文教学的理解,点燃了教学创新的热情。陈红老师这节《杨氏之子》,如同一把精巧的钥匙,开启了学生感悟文言魅力与古人智慧的大门,也为备课组探索高效、灵动的小古文教学之路注入了强劲动力。教研之花,必将在实践的土壤中结出更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