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师生风采>>博客之家>>阅览文章

课堂上教师的眼睛

发表日期2011/11/18 13:42:10 作者:无 有927位读者读过

课堂上教师的眼睛
地球人都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学生印象颇深是 “老师的眼睛会说话”。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是否就已经充分发挥这个窗户的作用呢?
教学中教师眼睛“失明”现象:教师的视域存在盲区、教师的视域存在偏区、教师对信息的反馈存在弱区、教师的心理存在误区。

教师在课堂上的种种“失明”,导致课堂上无形之中划分为“国统区”、“解放区”和;“沦陷区”。
“失明”不仅会使教学效率大打折扣,而且会让课堂成为一部分学生的“乐园”,另一部分学生成为可有可无的人。老师的“失明”状态如何修正?值得思考!!!

在课堂上,教师的眼睛应往哪瞅?
1、目光暗示,控制学生分心。当发现学生一些违纪行为时,教师可以暂时停止讲课,用目光给予暗示。根据注意的规律:刺激物的作用突然停止,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对于不太专心的学生来说,尽管没有注意老师究竟讲了些什么,但老师讲课的声音还是感受到了的。当这种一直持续着的声音突然消失时,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抬头观望何故,而老师此时正用严肃的目光注视着他,四目相对,虽然彼此不言,但却心领神会,此时无声胜有声,他们一定会自知有错而主动坐好,认真听课了。

2、目光巡视,消除“教学死角”。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喜欢只看某一个地方的学生,或只看那些成绩好的学生,这样就出现了一部分学生不能引起老师注意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教学死角”。课堂上一旦造成“教学死角”,就会打击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处于“教学死角”的学生容易成为思维的懒汉,并与教师产生情感隔阂。正确的做法是教师要善于用亲切和蔼的目光主动地捕捉学生视线,有计划地不漏过每一个学生。对于目光巡视,加拿大心理学家江绍伦建议:“如果你忽视了某学生,最好的补救方法是下次上课时注意这个学生”。但愿我们老师都能做到这一点。

3、目光交流,鼓励学生发言。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当学生答题不流畅时,老师不要显得不耐烦,而应该用期待、专注的目光,使学生用心思考,放松紧张的心情,使回答准确。
二是如果学生的回答跑了题,教师不要取笑、指责,而应该是目光中带着安抚和惋惜,鼓励学生继续思考。
三是当学生的发言富有创造性时,教师应投以赞许、激励的目光,使他们从中受到鼓励。
四是当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或问题时,教师一定不要用烦燥敌视或不以为然的目光相对,而应报以高兴、宽容的目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和能力。

一堂课,如果缺少师生间的目光交流、情感交流,我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会太高,课堂纪律也不可能太好。所以要想营造一个有效的课堂,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对教案烂熟于心,这样,走上讲台时你才可能放开课本与教案,才能合理地把目光全部投向学生,亲切地用眼睛与学生交谈,你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你的课堂才有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