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
发表日期2008/9/11 14:18:29 作者:无 有1142位读者读过
许巍的《那一年》,听着听着我就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于是,上网下载了下来,一遍一遍的听,好久没有这种美妙、陶醉的感觉了。
这个夏日,又闷又热。因为搞下半年创建验收,暑假中从7月5日开始,就组织了一般人加班。坐在那不串风的小小的办公室里,条件是相当的简陋,那电风扇不死不活的摇晃着,到最后全是热风,即便什么事儿不干,一天蹲下来,也是一身的臭汗淋漓,累的够戗。天天傍晚回到家里,索性就躺在空调房间,连网也懒得上,好在这一切已经成为了过去。近几天,因为受台风“凤凰”的影响,连天暴风雨,气温也已经降了下来,进入了八月,也快立秋了,以后的日子应该会凉爽起来了吧,至少不象过去那么热的了。
上午坐在办公室整理验收材料,忽然接到马校的电话,说是马上新分配来了三位新师范生。中午给他们接风,来的是两男一女,大家真的是大喜过望。说实在的,学校现在教师的状况是老化。学校教师的主体是一大批文革期上来的教师,他们现在已经进入了退休的高潮,学校编制虽然还是过剩,但已经是青黄不接了,前年我我就给局长反映过。新教师去年分来一个,没想到今年……好!
现在学校的硬件条件,城乡之间的差距已经迅速的在缩小,而优良师资却在向城里流动。教育均衡首先是教育的软资源的均衡。我不反对教师间的流动,但往往流动是单向的,清一色的上调,几乎没有教师主动申请到乡村小学任教的。现在流行的时尚是“支教”,天知道,一个教师一年半载的支教会给乡村小学的现状多少本质的改观,往往是作秀的成分多些。我们所盼望的,就是城乡教师之间正常的对流成为一种制度,遗憾的是,这样的前景似乎很渺茫。现在的人都在都市里购置了住房,都一门心思的往都市里钻,过那种繁华的日子,这也情有可原。哪天如人家发达的西方国家那样,大家都一心的往乡村跑,也不是没有可能,不过要假以时日。你想想,如果在农村造一所别墅,再购置一辆私家车,包括费用,其价格也等同于在城市里购屋的资金呀,可谁会如此?人们就是想不开,这在于世俗的观念吧?
学校的活力大小,与中青年教师的多少关系直接。年轻教师,就是一所学校的希望,也祝福他们,在教育教学上一路走好。
不过,对年长的教师,尽管他们的教学理念似乎有些落伍,但他们同样应该值得我们由衷的敬重,他们也有自己的优势。谁都有年老的时候,我们看看自己学校的那些老教师们,他们也曾有过辉煌的时期。他们初为人师时,也许学历只有初高中,甚至有的仅仅是小学的文凭,这是时代的造化。即使这样,他们在他们哪个时代,也曾创造过教学上的奇迹。他们经过长期以往的培训、自学、进修,也已经拿到了中师、大学的文凭,不容易呀。那时侯的他们,除了教学工作,回家还有自己的责任田要做,有自家自留地上的活要干。那时侯,他们每月拿的是工分,就是那时的公办教师,每月也是永远的37.5,一拿就是十几年。要养老,又要养小的。那种沉重的负担,那种艰难的日月,他们硬是挺过来了,为家为校,是不是也是任劳任怨?
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尤其是小学教师,整天与孩子打交道,能不婆婆妈妈的么?积劳成疾,所以一过了五十岁,大大小小的疾病就与他们随影附形了。有人说医生是越老越值钱,老师正好相反。这话确实也有道理。你看看,医院里挂牌的,退休的医生多不多?同样是为人服务,教师最头疼的就是那些双差生,教的不好,名利双无;而医生治疗疑难绝症,治疗有效,就是水平高超,但不管治死治活,该交的钞票分文不少!所以,教师的心态与医生的能一样么?
早上乘车,与一个在政府上班的熟人威闲聊,他原来也是个中学教师,现在被政府借用,年龄不大,工龄不长,保守的年薪收入就是我的三倍。问我加班一天补助多少,那个数字实在不好意思说出来:少的可怜,主要是尽义务的。谁让我们做教师的呀,觉悟不高还不行。不过话又说回来,尽管教师工资待遇不高,可是它的门槛却不低。这次教育局录取新教师,听说基本上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这样的师资,将来对学校素质质量的意义可以说是长远的,深重的。教师的待遇稳定,每年有寒暑两个长假,所处环境比较纯净,这也就是教师的优点。如果夫妻两人都是教师,将来按揭贷款买个中小套的房子,基本生活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不过,与豪华奢侈的生活基本上无缘。
所以,既然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平凡,那就要耐得住平淡,否则,整天怨声载道,心态不平衡,那对身心的伤害是有百害而无一的。曾经听不少人和自己以前学习远远不如自己同学比较,看到人家当了公务员,当了老板,吃香的,喝辣的,所以,老是拿人家哪些陈糠烂谷说事儿,实在是太俗了些。威说市长已经表态了:教师的工资又要加了,可能翻番。我只是一笑了之。多少年来,我们教师加工资,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的,也习惯不要有多多太大的指望了。和网上的苏州教师聊天中得知:他们那里年轻教师的总收入已经超过了六万。工资收入与我们差不多,主要的是政府发的奖金总量大,有一两万。真的不知道,我们南京教师的奖金什么时候能接近人家苏州的水准……
“岁岁年年总相似,年年岁岁各不同”,又一年来了,我们该为新的一年做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