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师生风采>>师说心声>>阅览文章

教师专业成长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发表日期2009/4/7 21:50:32 作者:无 有1179位读者读过

      ——听魏洁老师的成长经历有感

    今天,我参加了区进修学校组织的小学数学教师半脱产培训班的开班仪式暨第一次上课。第一次,就由我们江苏省年轻的特级教师魏洁给我们讲她的成长经历。

    2005年的时候,我就在千农培训时听过她的讲课,关于数学的。第一次看见魏洁老师,太年轻了!那时听的特仔细,能听这么年轻而又很有作为的人讲课,我首先是带着尊敬的态度去的,然后是想无论如何也得从她这挖点什么。所以,每每这种情况,我都会很用心,几乎一字不落。我想,今天我也是这么做的吧。

    在魏洁老师轻松、诙谐且略带风趣的话语中,我们开始了认识一位名师成长的历程。她的教师职业的开始也是很平凡的,从莫名其妙的当上教师,再到莫名其妙的来到五老村小学。一切就像在泥土中洒下一颗种子,等它发芽,开花、结果一样的简单。最初的三年,那种被逼无奈的教学生活,也确实给了她很多的压力呀,然而,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人才最经得起猛烈风雪的考验。她成功了,以后的日子里,她学会了思考,从此,她就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步步为先,事事为先。从而开创了自己灿烂的教学生涯。

    纵观魏洁老师短短的20年教学经历,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一个名师的成长,正如她自己谦虚所说,她的成长是偶然的,她只比别人多做了那么一点点。同时,我们又不得不为她事事为先的精神感叹,是啊,只要有这种对事业的不断追求,时时准备迎接挑战而投身教育的平静的心境,那她成为一位自己认为的优秀教师乃至大家都认可的名师又有何难呢?

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是一两年就可以有成就的,我想,魏洁老师的成长经历为我们指明了教师成长之路的灯。

内驱力

    著名教师的成长大多是从确立当好教师的强烈愿望开始的。转变观念,在思想上加以重视。一位教师成长的快慢与否和该教师对其所教课程是否重视有着密切关系。如果你有渴求成长发展的内在愿望,说明你重视了,肯花时间去钻研了,那我想会进步地很快;反之,则在工作2-3年内没一点起色。正所谓“干一行,爱一行”,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行业,就得从心底里爱上教师这份神圣的职业,这是基础。

   教师生活在现实中,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甚至是重大的困难和挫折,如果境遇顺了,心情好了,能满怀豪情,境遇差了就轻言放弃,也是难以成长和发展的。反之,如果遇挫折心志不乱,抱着必胜的信念,朝着心中的目标执著地努力,不懈地追求,就会渐渐成长起来。

外环境

   领导的严格要求会激发起教师的内在潜力。工作上的严要求,引领着我们每个人在各自的事业上不断地获得各种各样的成功体验。  

志同道合者的互助共进也是成长的巨大支持。水落石必出,水涨船才高。人的水平取决于与之交往的人的水平。我们都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独立特行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要主动与其他教师沟通、交流、互助,主动寻求团队支持。这样我们的成长、发展才能不断获得助推力。

善学习

    过重的工作负担,几乎使学习成了奢侈品。但成长离不开学习,要处理好工学矛盾,就要善于学习。一是会挤时间,二是能提高学习效率。挤时间,关键是有学习的紧迫感,认识提高了,时间会挤出来。关于提高学习效率,一是学什么,二是怎样学。最常见的是捧着刊物学,这是必不可少的,这对于跟上课改形势,接受他人的启迪大有助益,但教育教学专著一定要读,因为只有读专著才能系统地了解、吸收、借鉴作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听课(现场课、录像课)是我们常用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直接而实用,要增强学习效果,就要在听课过程中思考、琢磨,课后讨论、评析,对于录像课还可以翻来覆去地多看几遍,既能听出其中的学习之处,又能发现其中的问题,想出改进的措施。总之,成长,就要学习,不学习就跟不上教育改革的形势,不学习就适应不了学生的内在需求,不学习就驾驭不了生成性的课堂。

勇实践

   上课是教师工作中最重要的实践。我们要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课,每学期有意识地、有重点地精心准备上好三到五节课,这精心准备的过程必会促进我们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工作中,努力形成备课充分、上课高效、学生作业负担减轻的良性状态。要促进自身的成长,要积极争取上公开课的机会,积极争取参加教改实验的机会,因为这样不仅增加了自身的压力,而且会获得更多的指导、批评、建议,得到更多的锤炼机会。

常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才华的高低取决于思考的能力。反思可以让我们总结实践,升华经验;反思可以让我们发现不足,渴求新知。反思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快乐的源泉,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会使我们感到温馨,对学生富有感情,使自己品尝幸福。反思可以使我们摆脱匠气,增长悟性,使我们的教学常教常新。

我们教学反思的方式主要有:写反思日记、写教育叙事、观摩教学、讨论教学、开展行动研究。

勤动笔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看文章、听讲座、听课过程中闪现的思维火花,如果不写下来,很快就会忘掉。写文章还可以使人变得深刻,实践中的体会、感悟可能是感性的、浅层的,写文章的过程就是进一步思考挖掘、提升的过程。写文章,还可以促进阅读、学习,为写而读的“读”与平时的读用心程度不一样,效果也就大有悬殊。没有一位名师不是勤于动笔的。。

    总之,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渴求成长发展的内在愿望和学习、实践、反思的持续行为,无论如何,教师成长的基点还是基于有效的课堂。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只要学校为我们的专业成长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经常反思,相信我们都会成长为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行家。